前兩天頻道發布「為什麼體育改革這麼困難」的影片,引起很多網友熱烈討論,也有很多看起來應該是熟知內情的人士出面爆料。當然,批評體育署和各體育協會的聲音是一定有的。
討論串非常精采,大家可以到連結網址上一起討論喔!
https://youtu.be/mquG5GzJ8E0
對於台灣體育改革的方向,我就不再多說了,這篇文章,我想談一談身為一個資深體育球迷的經驗。
我是一個非常喜愛看運動比賽的人,小時候瘋迷棒球,後來又陸續被足球、F1賽車、排球等等比賽吸引。比較可惜的是,在台灣收視人口占大多數的籃球,我反而沒那麼喜歡,因此常常很難找到同好和我一起聊比賽。
因為喜歡看球賽,總是會趁著出國期間觀看一些當地賽事,或者有時是為了看球賽而專程出國。那些大型比賽就不用說了,無論是比賽規模、場地、觀眾人數都非常可觀,也有很多精采有趣的經驗可以分享。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比賽,反而是在義大利一座小城的經歷。
記得那是個周日下午的當地足球比賽,原本烈日下昏昏沉沉的城市,當快接近球賽開打時間時,全城人口突然開始湧上街頭,慢慢往球場方向走去,就好像是全城的人一起參加當地的重要慶典一樣。因為是座小城,球場並不大,設備也不算新穎,但是門票還是要收的。大家扶老攜幼,帶著零食和加油道具一起進場,與鄰座的人互相聊天打招呼,就像是認識多年的朋友一起看球賽一樣。
那天當地的球隊靠著一記12碼罰球贏了,整座城市就像真的進入慶典一樣,到處洋溢著歡欣愉快的氣氛。一直到我們搭火車離開小城,都還能感受到居民對當地球隊的熱情。
連一座小城市的比賽都可以看到民眾如此投入,這樣的國家,運動怎麼可能不強盛呢?
平常在電視上觀看歐洲足球比賽的時候,也常常聽到主播介紹,這些球賽的裁判都是另有本業,反而裁判只是當兼職當興趣的;這次東奧不也出現了數學博士奪得自由車比賽冠軍?我想,把運動融入生活中的最高境界,大概就是這樣吧!
台灣民眾對於體育署、體育協會有各種期待及要求,也希望國家選手能夠取得好成績。不過若說到要自己的小孩參加體育活動、社團,或買門票進場看球,付費觀看比賽,卻總有很多藉口和理由推卻。我想起網路上有個笑話,台灣父母常常希望子女在學校時不要談戀愛,不要與異性相處,只要會唸書就好,等到子女一畢業,卻又希望子女馬上可以找到另一半結婚成家。這種心態,是不是覺得有87%相似呢?
這幾年台灣選手的成績經常有亮眼表現,國人感覺上也更重視體育了,希望這個契機可以一直維持下去,成為改革真正的動力。